這紅,也太美了!Sony 在 2024 年推出全新「Xperia 1 VI」旗艦新機,外型幾乎延續前一代設計風格,但卻又是一次裡裡外外煥然一新的大調整!一來將以往 21:9 比例的 4K 螢幕改為 19.5:9 比例 1080P 螢幕,機身因此變寬變矮,內部也放入更好的電池與散熱機制,二來相機新增「長焦微距」與「超廣角微距」功能,軟體也進行整合讓操作變得更簡單!但儘管如此仍有美中不足之處,這篇就來開箱看看Sony 這支全新旗艦的規格、功能與拍照效果,還有哪些可惜與優點吧 ^^
開箱!產品外盒與前兩代完全相同,內盒同樣採用甘蔗纖維、竹子及回收紙漿,延續 Sony 提倡的「Road To Zero 環境零負荷」全球環保政策,差別就是外面白色封套換了新型號 (這設計真是超級環保,每年只要換外面紙套就好了) XD
盒內,只有 Sony Xperia 1 VI 手機以及兩張簡易指南,充電器、充電線以及耳機等等配件則延續以往環保措施而取消;假如真的有充電器或充電線等需求,在全台 Sony 行動通訊專賣店或通訊行等門市購買,都會有相關方案讓你加購 ^^
Sony Xperia 1 VI 在台灣市場提供「墨綠」、「夜黑」、「霧白」與「緋紅」四款配色,12GB/256GB 建議售價為 NT$39,990 元,12GB/512GB 建議售價則為 NT$43,990 元,其中「緋紅」配色僅於日本以及台灣銷售,並且只在 Sony 直營店 (含官方購物網站) 與 Sony 行動通訊專賣店限量販售!
說到「緋紅」這個配色,不得不說......真的太美也太亮眼啦!這也是能一眼辨識為最新 Sony Xperia 1 VI 的特色,假如不想被老婆發現偷偷換新機的話,那就選擇「墨綠」與「夜黑」這兩款經典配色來避免被抓包 XD
Sony Xperia 1 VI 延續前一代的「Functional Tactile」玻璃背蓋設計,非常細緻的立體菱格造型顆粒 (但肉眼需要很近很近很近才看的到) 除了具有防滑、防指紋沾附、耐髒等效果之外,觸感上也相當特別 (這觸感幾乎在各品牌手機上沒看過),用手指在上面滑動更有相當清亮的療癒摩擦聲,材質與前一代相同是採用康寧 Corning® 大猩猩 Gorilla® Glass Victus™ 強化玻璃!^^
邊框也延續上一代的橫柵設計!除了握持時更穩定、不滑手,視覺上也加分不少!但不管機身背面顆粒還是側面橫柵設計,都伴隨著「無法包膜」的遺憾,所以要好好保護這支美美手機,記得買個保護殼來使用囉 ^^
來看看這次 Sony Xperia 1 VI 最大爭議也最受討論的螢幕吧!畢竟將 21:9 比例 6.5 吋 4K OLED 螢幕,降規改成 19.5:9 比例 6.5 吋 1080P OLED 螢幕,在索粉之間真的是引起非常大的正反爭論;小旭個人怎麼看呢?我個人覺得這改變除了是向整體市場"妥協"之外,對 Sony 手機團隊來說也是一個正面發展!怎麼說呢?
首先,機身改為 19.5:9 比例之後,對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來說,相對有了更多利用空間,對電路擺放來說也有更好的揮灑空間!舉凡:
。有更大空間可堆置散熱架構,強化散熱
。更大空間可設計更好的音腔,提升音質
。更大空間可放置更大的電池,延長續航
。更大空間可放更多相機元件,強化拍照
以上這幾點,也確實在 Sony Xperia 1 VI 上得到驗證,因為散熱真的變好了、音質也確實提升了、電池續航方面也變好了!至於為什麼是向整體市場"妥協"呢?個人猜測,不外乎是因為:
。太少廠商使用 4K 面板,導致 Sony 訂製成本過高
。現有 4K 面板亮度較低,增加亮度又會讓溫控吃緊
。現有內容平台顯示比例對 21:9 不友善而影響體驗
。Google Android 系統對 4K 面板的支援度不足
從上面幾點來看,由於散熱、電力續航以及拍照,都是使用者在購機時相當在意的地方,但這卻也是近幾年 Sony 手機的痛 (老索粉一定懂);為了改善手機空間不足帶來的劣勢,藉由螢幕比例修改來擴大機身內部空間,就讓設計團隊有了更大的揮灑舞台,而此問題也會同樣投射在 Sony Xperia 5 系列上面,尤其小手機在散熱上的挑戰與難度更高!
假如這次 19.5:9 比例螢幕的調整,能獲得市場銷售肯定,那麼未來就可能將現有 6.5 吋提升到 6.7 吋或 6.8 吋 (iPhone 也有這樣的走向),進而帶來更好的影音體驗,而這也一直是 Sony 手機所追求的!屆時,更大機身空間可再次解決零件排列問題,那麼走向均衡的 2K 螢幕版本,就有機會順水推舟誕生了!
因此,即便 Sony 粉絲直呼拋棄 21:9 比例的 4K 螢幕非常可惜,甚至對 4K 降到 1080P 感到氣憤,但以現階段 Sony 手機部門來說,唯有提升銷售讓自己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也是當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說是吧......
至於「4K 變成 1080P 對畫質呈現有沒有影響?」,老實說........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如果把 4K 螢幕跟 1080P 螢幕「放在一起比較」,肯定能「感覺到差異」,但只要「不放在一起做比較」,那一般來說使用者還真的不會有明顯感覺到差異,我認真這樣說!
另一方面,現在有很多同價位手機是使用 2K 螢幕,有些中階手機也使用所謂的 1.5K 螢幕,但為了達到省電目的,大部分狀態還是以 1080P 來做顯示,只有在軟體需要時才會啟動 2K 解析度!不同的是這些手機有一個"可往上升"的規格可以使用,但 Sony Xperia 1 VI 是完全純 1080P,對應其價格就會讓網友覺得:「你賣這價格?竟然只給我 1080P?」,所以問題其實不是在規格,而是價格!
如果撇開價格回到實際面,網友提到「現有內容平台顯示比例對 21:9 不友善而影響體驗」或「螢幕這麼小,4K 解析度根本沒感覺」,這問題就會跟曲面螢幕與平面螢幕誰比較好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了!畢竟每個人的使用情境與使用習慣都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答案!因此這問題就不深究了,不然這篇會太長 XD
Sony Xperia 1 VI 在螢幕規格上帶來 6.5 吋 HDR OLED 19.5:9 顯示比例,細部規格則為 FHD+ (1080 x 2340) 解析度、120Hz 螢幕更新率、240Hz 防動態模糊技術、240Hz 觸控掃描速率、提供 DCI-P3 100% 廣色域、10 位元色彩顯示等規格,還加入 BRAVIA™ 技術來提升顯示彩度與色澤,因此整體顯色表現還是有一定水準!螢幕表面則是使用康寧 Corning® 大猩猩 Gorilla® Glass Victus™ 2 玻璃來做強化保護 ^^
在設定中,同樣提供 CineAlta 技術的【導演模式】或【標準模式】來讓使用者選擇不同顯示風格,進而呈現更豐富的色彩與 HDR 效果顯示!
白平衡以及 120Hz 螢幕更新率也可以自己調整!但可惜螢幕更新率部分仍沒有提供多段自動調整或智慧切換的選項 (敲碗~~) ^^
側邊感應(Side Sense) 功能,在 Xperia 1 VI 上面也有,平常只要使用手指頭碰碰螢幕邊緣,就能呼叫出具有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以及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使用者習慣的快速選單功能,讓常用應用程式可以輕鬆找到,相信這功能對索粉來說都已經不陌生!
雖然螢幕改成 19.5:9 顯示比例,但 Sony Xperia 1 VI 依舊採用整片方方正正的顯示呈現,不跟風劉海也不採用打孔螢幕已經成為 Sony 的「特色」與「堅持」,讓追劇、看影片、瀏覽網頁閱讀資訊時能擁有完整顯示區域,使用者將手機打橫玩遊戲或追劇時也可以透過上下窄邊框來方便握持,避免產生誤觸情況!
不僅如此,Sony 也在上下這兩塊窄邊框空間內,放入更好的喇叭與音腔結構!
除了完整的方正螢幕顯示,使用「全平面」螢幕也是 Sony 體恤消費者容易找到螢幕保護貼的另一種溫柔 ^^
前面提到,因為螢幕改變讓內部空間有了更大餘裕,因此 Xperia 1 VI「開口朝前」的上下雙喇叭內部腔體也有了更好表現,當手機打橫看影片或玩遊戲時不僅會自動切換為「S-Force 前置立體聲環繞音效雙喇叭」,讓聲音可以直接對著使用者,整體音場效果表現也比上一代更好 (也比大部分品牌的手機表現更好),Sony 甚至稱呼這是「超越立體聲雙喇叭」的「劇院級雙喇叭」效果!在手機上展現更好的聲音表現似乎也是索哥另一個強烈堅持 ^^
除了硬體強化,軟體方面也維持以往優異音效功能,例如運用 upmix 雙聲道音效模擬成球形聲場環繞音效的 360 空間模擬音效技術或降噪、個人化音質等等通通延續!
放眼其他品牌智慧型手機,能在聲音表現持續著墨的手機真的很少很少很少,能拿出來比拚的大概只有電競手機了吧?(但電競手機的體積與厚度就......),畢竟聲音表現攸關整體音場設計、軟體調教以及零組件成本、研發成本等等,在目前許多消費者大多看 C/P 值的年代裡,願意投資"聲音"的品牌也越來越少了!
自拍鏡頭部分,維持與前一代相同的「1,200 萬畫素」,規格參數 f/2.0 光圈、83 度廣角,採用 1/2.9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支援 4K 30fps 錄影規格以及 HDR 錄影,幾乎都與上一代相同 (也與前前一代相同),但在新款處理器內部 ISP (影像處理器) 加持以及系統演算法升級之後,官方表示自拍效果會較上一代更好,不過這部分看看就好,畢竟自拍一直都不是 Sony 手機的強項,包含演算法 ^^" (不好意思,我誠實了)
後相機則仍舊維持 Sony Xperia 原有家族風格,主鏡頭同樣採用雜訊與噪點更少的「雙層式結構」Exmor T™ for Mobile 感光元件,同樣在新款處理器內部 ISP (影像處理器) 加持以及系統演算法升級之後有更好的拍照表現!
Sony Xperia 1 VI 在拍照軟體做了全面調整,整個相機介面走向目前市場主流,重新梳理之後相信可以讓更多使用者快速入手,操作距離感也比較沒這麼遠!
進入實拍成果之前,仍舊要帶新同學回顧一下!Sony 這顆「雙層式結構」Exmor T™ for Mobile 感光元件是針對 Xperia 1 V 以及 Xperia 1 VI 專屬訂製的型號,尺寸相較之前的感光元件增加 1.7 倍,在 4.3:3 比例下的原始總畫素為 5,200 萬,拍照實際使用到比例面積為 4:3,因此有效畫素為 4,800 萬!
在預設拍照模式下,Sony 會採用像素合併方式形成 1,200 畫素輸出,上一代 Xperia 1 V 沒有額外提供 4,800 萬畫素拍攝模式,這代 Xperia 1 VI 則加入了「48MP 模式」讓使用者選擇!^^
接著,來看看 Xperia 1 VI 的照相成果吧!這次最大亮點就是 Sony Xperia 1 VI 三顆鏡頭最底下那顆「望遠鏡頭」帶來嶄新「長焦超近拍攝」(長焦微距),而且表現還不錯呢!以下直接先秀拍攝結果,多圖奉上 ^^
看完以上照片,你覺得 Sony Xperia 1 VI 的「長焦超近拍攝」(長焦微距) 效果如何呢?感覺這次 Sony 真的吞了猛藥!雖然其他品牌旗艦手機也有長焦微距功能,但仍是少數旗艦機才有,加上 Sony 初登場就有這般表現,真的要給他拍拍手!不過可惜這一代在拍攝長焦微距時必須用"手動方式對焦",期待之後可以加入自動對焦來讓使用更方便 ^^
這次「長焦超近拍攝」來自於「長焦鏡頭」,Sony Xperia 1 VI 的「長焦鏡頭」與上一代相同都是 1200 萬畫素,但細部規格完全不同,看來是換上新模組了!帶來 85mm-170mm 焦段與 f/2.3 (85mm)-f/3.5 (170mm) 光圈,拍照視野則是 28° (85 mm)-15° (170 mm),以下也來看看長焦 3.5X、7.1X 的拍攝成果!
講到長焦,那當然不能錯過長焦鏡頭帶來的人像拍攝效果啦!尤其光學長焦獨特的「壓縮感」可以創造出人物與背景之間更近的距離,讓背景與人物之間更加緊密,也可以呈現出很棒的前景深效果,對於喜愛拍攝人像的使用者來說,就會是很好的選擇!以下來看看長焦鏡頭的人像拍攝成果 ^^
認真說,若說前一代 Sony Xperia 1 V 最大亮點是採用全新「雙層式」感光元件的主鏡頭,那這次 Sony Xperia 1 VI 最大亮點肯定是「長焦鏡頭」的成像進步以及一同帶來的長焦微距拍攝效果吧!看看以上拍攝結果,你覺得呢?^^
那 Sony Xperia 1 VI 的「主鏡頭」以及「超廣角鏡頭」表現如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其實,基本上 Sony Xperia 1 VI 的主鏡頭從像素、參數到感光元件,幾乎都與 Sony Xperia 1 V 一模一樣,要真說差異的話就是在新款處理器內部 ISP (影像處理器) 加持以及系統演算法升級之後讓拍攝效果比上一代更好一咪咪,嗯~就一咪咪!因為其實上一代的主鏡頭表現就很好了,這代表現也同樣維持!以下同樣多圖 ^^
從戶外日拍成果看來,Sony Xperia 1 VI 整體色調依舊很 Sony「相機」風格,與目前許多手機慣用 AI 方式將補飽和度與對比拉高來討好眼球的鮮豔照片相比,難免會讓人覺得 Sony 拍照有點平淡,但其實這反而讓後製有更大的空間以及彈性,整體操作與照片拍攝成果都偏向「相機邏輯」,所以並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完全就是青菜蘿蔔各取所需,看自己喜歡甚麼感覺與風格罷了!
室內環境呢?面對室內光線較為昏暗以及多重光源造成的不均勻受光,這就考驗手機拍照對環境感光、色偏、色溫的處理能力,同時也考驗在光線不足環境下是否容易產生晃動、殘影!以下就來看看一些室內拍攝結果:
食物呢?接著,來看看臉書打卡或 IG 貼文很多人愛貼的美食照片吧!^^
看完日拍以及室內環境拍攝,來看看自動判斷主體與背景,進而拍出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景深拍攝效果吧!^^
夜景表現呢?其實 Sony Xperia 1 系列一直以來都有智慧夜景模式,只是開啟與否要看 AI 的心情,因此有時候會啟動?有時候又不啟動?常常會讓人覺得捉摸不定!這一代 Sony Xperia 1 VI 的表現如何呢?以下來看看成果 ^^
擱再來!看看「1,200 萬畫素 16mm 焦距 123 度超廣角鏡頭」的拍攝成果!^^
上面這張是小旭使用主鏡頭所拍攝,看來很正常也沒啥問題,因為一般智慧型手機拍照也大概是這樣!那....如果使用「1,200 萬畫素 16mm 焦距 123 度超廣角鏡頭」呢?
同一個位置沒有移動,切換到 16mm 超廣角鏡頭之後,背景更廣更大器、場景更全面,氣勢也完全不同,整個空間環境都可以一起帶入畫面之中,但......拍攝位置卻完全不需改變!
這狀況尤其在一些室內環境特別明顯,有些空間因為距離或擁擠度的關係,直接拿起手機使用主鏡頭的拍攝畫面廣度會因此有限,但如果有 16mm 超廣角鏡頭呢?
不需移動位置,只要切換為 16mm 超廣角鏡頭就能將整個空間完全捕捉,構圖上也變得更多元!
上面這張是主鏡頭所拍攝....使用 16mm 超廣角鏡頭呢?
有了16mm 超廣角鏡頭輔助,平常能拍攝的景就會增添更多不同構圖樂趣,尤其在拍風景或是拍攝人物想讓腿看起來更長,都可以使用超廣角鏡頭讓風景更全面、更完整,感覺也會完全不同!
上面這張是小旭使用主鏡頭 1X 模式所拍攝,那....如果使用廣角鏡頭呢?
同一個位置沒有移動,切換到超廣角鏡頭之後整個空間環境都可以一起帶入畫面之中,你可以想像在聚會、全家福或團體拍照時,使用一般鏡頭必須大家擠來擠安排位置,但超廣角鏡頭就可以連周遭更多景物一併拍下,後面沒有空間可以退也不怕!
除此之外,之前提供的「產品展示模式」,在 Sony Xperia 1 VI 上面也有保留!雖然轉成 GIF 動畫之後的畫質變差 (因為 GIF 圖檔只有 256 色),但仍可以看到手中小商品拿到鏡頭前時,會很清晰的對焦在小物品上 (而且背景還有虛化),拿走後就回到人的身上又快速對焦回到人的身上,這功能真的相當讚,不過很可惜這項功能目前僅支援「後鏡頭」,所以如果想透過 Sony Xperia 1 VI 這功能做產品錄影展現,就必須要有人幫你掌鏡或另外購入攝影套件的 Vlog 外接延伸螢幕 (XQZ-IV01)裝在機身背後,這樣自己錄影時才能看到畫面唷 ^^
最後來看看一些使用風格濾鏡拍攝的效果 ^^
種種強大相機功能之後,再來看看 Xperia 1 VI 機身其他功能吧!^^
Sony Xperia 1 VI 機身右側,有音量鍵以及整合指紋辨識器的電源鍵!但電源鍵沒有跟隨機身做出同色系處理,這個......我個人是覺得有點可惜啦(龜毛一下) ^^"
「整合指紋辨識」的電源鍵對索粉來說並不陌生,在拿起手機按下電源鍵瞬間立即解鎖或完成電子支付認證,從口袋拿出來時也能很方便盲解,這優點一樣延續著!不過也同樣也沒有提供臉部辨識.....
機身右側則有 Sony 旗艦手機特有的實體拍照快門,同樣具備防滑紋路點綴!在待機時直接按住可以快速進入拍照介面,在拍照介面中輕按也可以做「自動追焦」,創造出更接近實體相機的操作手感!
機身底部分別是不須使用退卡針,只要透過手指就能輕鬆取出的卡槽,還有通話使用的收音麥克風與 USB 3.2 Type-C 傳輸/充電埠,由於喇叭是在螢幕下方,所以機身底下就看不到喇叭開孔!
電力續航方面,小旭使用 PCMark 3.0 工作模式測試,從 100%~20% 的電力續航表現,在 60Hz 螢幕更新率時的續航達到很可怕的 27 小時 56 分 (太扯),即便開啟 120Hz 螢幕更新率也有 20 小時 59 分 (神扯),這與其它同樣使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手機的 16~19 小時相比,著實誇張到讓人須要把下巴扶住!
如果你要說這是 1080P 帶來的好處?肯定也是!但能與其他手機拉開到這麼誇張的續航差距,假如這麼簡單的話,其他手機為何不也通通 1080P 就好了呢?因此看來也不是僅僅一片螢幕這麼簡單,這部分必須給 Sony 按個讚,電力續航真的強.........
三選二卡槽內可放入一張 5G SIM 卡 (完整對應台灣 5G 全頻段) 或同時放入兩張 nanoSIM 卡達到 5G+5G (同時間只能用一個 5G 訊號)、5G+4G 或 4G+4G 雙卡雙待!
也可以選擇放入一張 5G 或 4G 卡,再放入一張 microSDXC 記憶卡 (記憶卡為自行選購,最高可達 2TB) 來做為拍照、錄影或音樂、影片檔的存放空間擴充,這也讓 Xperia 1 V 成為近年極度少見可擴充 microSD 記憶卡的旗艦機,同時也是少數不用卡針就能取出卡槽的智慧型手機!^^
註:台灣銷售的 Xperia 1 V 與 Xperia 1 VI 都沒有提供 eSIM 支援
機身頂端,除了降噪麥克風之外,還有對錄影使用者或聽音樂使用者來說相當好用的 3.5mm 耳機孔,畢竟有些使用者手邊還有很高檔的 3.5mm 耳機,錄影時外接麥克風時也超方便 (我強烈譴責取消 3.5mm 的手機啊),至於 IP65/68 雙重認證的防塵防水功能也都維持!^^
效能方面, Sony Xperia 1 VI 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四奈米八核心處理器,小旭使用安兔兔跑分成績落在 182 萬分左右,這部分.........呃......相較其他使用同款處理器的手機輕鬆破 200 萬分相比,這效能明顯弱了一節!看來 Sony 在效能方面有刻意做了一些調降?是溫控考量?還是為了電力平衡呢?這並沒有答案 (因為官方也不會說),但這或許也是省電的其中一項秘密 ^^"
站在實際使用角度來看,老實說 182 萬分跟破 200 萬分,大概就差別在一種爽度!日常操作各種軟體,會以滿血效能去跑的機率非常非常低,所以這效能對日常拍拍照、滑滑 LINE 與 Facebook、IG 或玩玩各種大型手機遊戲都不用擔心,畢竟怎麼說也都是當下最旗艦等級的規格了!^^
以下也提供安兔兔列出的相關規格表給你參考 ^^
整體來說,Xperia 1 VI 模樣雖然與上一代差不多,但機身細節、尺寸卻都幾乎完全不同,內部處理器換裝高通 Qualcomm Snapdragan 8 Gen 3 行動平台之後,安兔兔跑分落在 180 萬分左右,效能方面比上一代更強但是續航表現卻是大大的往前跨進一大步,甚至把很多同等級對手都遠遠拋在後面,可說是這次非常大的亮點!
另外一項改變,就是溫控!Sony Xperia 1 VI 終於加上 VC 均熱板,搭配大面積石墨烯散熱材料讓整體散熱強化之後,不管是系統穩定度還是拿在手中的溫度感受都明顯比前幾代低,就連戶外拍照出現溫控畫面的比例也大幅降低了!這個真的令人感動啊........
來說到可惜,除了前面提到長焦微距必須手動對焦有點可惜之外,這次 Sony Xperia 1 VI 螢幕規格調降為 1080p 絕對是一個最大可惜與遺憾,我相信很多索粉一定會認同!
但,Sony Xperia 1 VI 上市至今也已經有非常多索粉或消費者入手,從 Sony 相關社團觀察使用者的實際心得 (包含台灣與香港),許多人對 1080p 螢幕規格從原本的失望,到實際入手後發現差別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大,反而螢幕亮度增加讓拍照取景更清晰、觀看影片更明亮,而且電力續航大大增加也讓日常使用更安心,這些伴隨而來的優點反而讓 1080p 降規獲得釋懷,這真的必須實際用過才能理解!
但假如真的非常非常在意規格,且一直困在 1080P 就是爛的規格迷思中走不出來,那.......還是有其他選擇的,例如 Sony 的 Xperia 1 V 就依然銷售中來滿足對 4K 螢幕有需求的使用者 ^^
Sony Xperia 1 VI 稱不上完美,但與市售大部分同級旗艦手機相比仍有它的優點,例如獨特的「日系簡約輕薄美型、平面螢幕」、優異的前置「劇院級立體聲雙喇叭」、旗艦機中少見的「microSD 記憶卡擴充」與「3.5mm 耳機孔」還有極度優異的「電力續航」等等,這五大優點真的就是 Sony 在旗艦機部分獨領風騷了!但如果你都不在意這些優點而只看缺點,那......轉頭還有更多選擇,結案!^^
歡迎訂閱與支持:https://linkby.tw/ifans
小旭的部落格:https://ifans.pixnet.net/blog
小旭的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ifansblog
小旭的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ifans
小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ifans_blog/
小旭的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ifans_blog
小旭的 Clubhouse:@ifans3c
小旭的 twitter:https://twitter.com/ifans_blog
還有「科技酷宅」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46542592
文末叮嚀:
1.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按"讚"給個鼓勵或"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唷 ^^
2.本文章屬本站著作權,可用網址分享轉貼,但嚴禁整篇盜取或全文轉載 ^^
3.順手回應留言,也算是給我一點小小的動力與鼓勵,真的非常感謝您唷 ^^
文章說明:
本文由 Sony 提供產品借測而撰寫實際體驗心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