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拍照嗎?那你一定別錯過 vivo 的手機!預算有限嗎?那麼你肯定別錯過 vivo 的 V 系列輕旗艦手機!2025 全新 vivo V50 保留纖薄機身、優異手感、IP68 & IP69 雙認證防塵防水、NFC 門禁卡與 「蔡司光學 ZEISS」影像系統、AI 影像功能等優點,與前代最大差異就是將「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加大帶來更好的補光效果,還加入「水下相機」以及「拍立得」模式讓拍照可玩性更高!除此之外,螢幕靠攏 X 機皇系列改為「全等深微四曲」設計,電池容量與充電部分也提升到同價位罕見的「6,000mAh 超大容量藍海電池」與「90W 閃充」,成為兩萬元價位帶中相當超值且規格強悍、拍照優異的一款手機!至於它的拍照表現如何?功能如何?效能以及電力續航又如何呢?這篇開箱一起來看看吧!^^
vivo V50 在硬體規格上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7 Gen 3 八核心處理器、12GB 記憶體,容量部分則提供 256GB 以及 512GB 兩種選擇!
建議售價方面,12GB/256GB 建議售價 18,990 元,而 12GB/512GB 則是 20,990 元 (話說 iPhone 16e 這價位只能買到 128GB,而且還只有單鏡頭),顏色部分則有「安可拉紅、冰川紫、緞光黑」三種選擇!
老實說,這次的「安可拉紅」實在是有夠好看,亮眼酒紅色又有點偏向紫色,而「冰川紫」則在不同光線角度下會呈現出漸層變化,有時還會有淡藍色的感覺,兩款配色都相當特別 ^^
螢幕部分改為更接近平面螢幕的「全等深微四曲」設計,vivo V50 配置 6.77 吋 AMOLED 面板 (螢幕尺寸、相機規格、電池容量等等都與陸版 S20 不同)、2,392 x 1080 解析度,最高 120Hz 螢幕更新率、可顯示 10.7 億色臻彩、最高 4500nits 峰值亮度 ,除了在戶外豔陽下也能完全清晰閱讀畫面中內容之外,也加入「濕手觸控演算」以及「油手觸控演算」功能,讓你洗完手或在吃炸雞時也能正常使用手機!^^
「全等深微四曲」設計相較雙側曲面螢幕,是在螢幕四邊都採用更平順的類 2.5D 弧面 (但過度的弧更滑順),以圓潤 41° 黃金曲率提升握持手感與機身纖薄上都有幫助,而且四周邊框也都相當窄,開箱後也誠意的提供螢幕保護貼唷!^^
vivo V50 的自拍鏡頭同樣具備 5,000 萬畫素、92° 超廣角拍照視野、AF 自動對焦以及人眼鎖定/人眼定焦等功能,使用時還能切換 0.8x、1X、2X 模式,全新 V50 更加入「AI 臉部輪廓技術」來提升人物立體度!^^
那麼,自拍表現怎麼樣呢?底下就來看看 vivo V50 的自拍成果吧!^^
5,000 萬高畫素讓自拍畫質相當清晰,自拍時還可以切換到 2X 模式來"近拍"唷!下面看看實拍 ^^
vivo V50 的美顏效果同樣不會過份 Over,因此不管男生或女生自拍時都能很自然的呈現自己!而且自拍模式下也同樣能使用「蔡司人像鏡頭包」的虛化光斑效果唷!^^
vivo V 系列再加入「蔡司光學 ZEISS」影像系統之後變得相當有競爭力!尤其在拍照模式中切換到「人像模式」時,前後鏡頭都能選擇不同的「ZEISS 蔡司人像鏡頭包」散景效果 (前鏡頭五種、後鏡頭七種),讓拍照時可以有更美的效果 ^^
以下就來看看「ZEISS 蔡司人像鏡頭包」散景效果的人像拍攝效果吧 ^^
使用「ZEISS 蔡司人像鏡頭包」散景效果與光效拍攝效果,真的是讓拍攝人像時擁有更多樂趣,而且怎麼拍都相當好看!
用光斑效果來拍攝景物,也可以增添不同的感覺唷 ^^
vivo V50 配備的 5,000 萬畫素主鏡頭,一般拍照模式下可以做 1X (23mm) 與 2X (46mm) 無損變焦兩種焦段切換,但在切換為人像模式時則會變成 23mm (1X) 以及 35mm (1.5X)、50mm (2X) 等適合人像拍攝的焦段,以下就來看看使用人像焦段的拍攝成果 ^^
透過「人像鏡頭套件」可快速切換四種焦段,並且會自動切換為不同風格效果以及虛化光斑散景效果,接下來看到的照片是由【新竹婚攝小陳-幸福夢想館】攝影師小陳 使用「人像鏡頭套件」拍攝 (歡迎大家追蹤並找他進行人像或全家福、婚紗、宴客等拍攝唷),底下多圖 ^^
再來看看 35mm 焦段的拍攝成果 ^^
底下則是經典的 50mm 人像焦段 ^^
除此之外,vivo V50 還加入運用「AI 影棚級柔光演算法」的「蝴蝶光」(增加斜上方補光,增加輪廓陰影) 與「林布蘭光」(增加側面補光,豐富面部層次營造立體感) 兩種「攝影棚」光效,包含之前 V30/V40 系列提供的「節日氛圍」與「微光人像」,這四種運用「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帶來的效果,更是 vivo X 系列旗艦所沒有的獨享功能唷 ^^
沒錯,vivo V50 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帶來比上一代更大 100% (加大一倍) 的「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可提供 1800~5000K 的無段式智慧色溫調整,而且還能透過 AI 進行智慧打光效果 ^^
目前一般智慧型手機,都是在相機附近提供一顆補光燈,了不起在小圈圈裏面提供白光與黃光來達到雙色溫補光!但 vivo 的 V 系列從 V27 開始加入比擬攝影棚聚光燈的「柔光環」專業補光,到了 V29 提升到可調色溫「冷暖柔光環」,而 V30 與 V30 Pro 則進一步加大發光面積,V40 系列則在亮度做提升,到了 V50 除再增加亮度之外也增加亮度調整功能,同樣維持能自動偵測人物距離來自動調整色溫的功能,讓不同燈光環境可做不同燈色變化來調和人物膚色,當然手動調整的部分也都同樣維持!^^
不僅如此,vivo V50 的「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還能「調整亮度」強弱唷!^^
實際測試,有開啟「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的差異,上圖最左邊是沒有補光燈的狀態 (由於現場光線不足,拍攝時也不能手晃,主要是透過 AI 進行臉部提亮),而右邊則陸續開啟不同色溫的補光燈,可以看到臉部更加白皙,頭髮光澤也更加自然!
特別的是,這次 vivo V50 還加入「水下相機」模式以及「拍立得拍照」模式,這兩項功能也是 vivo X 旗艦系列沒有的唷!^^
啟動「水下相機」模式後,會「關閉螢幕觸控」功能來避免水流與水滴干擾,進而在水中可以便利進行拍照以及錄影,如此一來在泳池旁或溪流旁戲水時,就可以拍到更多有趣的水中畫面,拍攝結束離開「水下相機」模式還會主動進行喇叭孔排水唷!^^
進入 vivo V50「拍立得拍照」功能,會進入一個「全新拍照介面」,整個操作方式以及動畫效果都很像是在把玩一台「拍立得」,拍照按鈕設計也比較便利單手按壓設計 (但希望之後可以加入左撇子更好操作的位置) ^^
「拍立得拍照」模式中提供四種「邊框」以及四種「拍立得底片質感濾鏡」,讓你在拍照之後就可以得到一張很有味道的照片 ^^
整體介面雖然是直式設計,但要拿橫拍攝也都可以輕鬆完成!不同邊框還能選擇不同配色,不同濾鏡效果也能調整強弱,彼此搭配後可以創造出多種不同風格,整體可玩度真的非常非常豐富!以下就來看看實拍之後的效果吧 ^^
首先,「拍立得拍照」模式用來拍攝景物,我個人覺得還蠻有 FU 的哩,隨便拍都好看!以下多圖給你猜考 ^^
用來拍攝人物或是自拍,效果也很棒唷!以下同樣多圖 ^^
以上是自拍的感覺,底下則是使用後鏡頭的拍攝成果 ^^
除了豐富「蔡司光學 ZEISS」影像系統以及運用「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所打造的拍照效果,還有趣味感與氛圍感十足的「拍立得拍照」模式之外,vivo V50 自拍鏡頭是 5,000 萬畫素,後方兩顆鏡頭也都是 5,000 萬畫素,所以在面對各場景拍照時的表現也都相當不錯,尤其 5,000 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在目前同價位手機中也是相當少見的 (目前很多同價位手機都配備 800 萬或 1200 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 ^^
vivo V50 的廣角主鏡頭使用 VCS 超感光 5,000 萬畫素,搭配 1/1.55 吋感光元件以及 CIPA 4.0 單眼級防手震 (首次從 X 系列下放到 V 系列) 以及 OIS 防手震系統,提供 2X 無損變焦以及最高 20X 的數位變焦!另外一顆 119° 超廣角鏡頭則是 5,000 萬畫素、具備 AF 自動對焦,並且加入「AI 超級合影演算法」,即便有 30 人共同合照也能提供清晰的表現 ^^
後相機模組造型雖然與上一代 V40 類似,但 vivo V50 在鏡頭環還加入一整圈「菱格紋」點綴,搭配相機模組旁的 Co-engineered with ZEISS 的蔡司 ZEISS 認證小藍標,使整體細節與質感都獲得提升!^^
那麼,其它場景拍攝效果怎麼樣呢?以下先來看看使用 1X 模式的「白天戶外」實拍照片 ^^
接著來看看使用 2X 模式 (無損變焦) 的拍攝成果 ^^
日拍,對目前的智慧型手機來說已經不是太大問題,只要光線充足情況下幾乎都可以拍得很好看,而 vivo V50 在日拍完全可以輕鬆駕馭 (而且拍攝成功率很高),平常拍照分享與生活紀錄來說絕對不是問題,甚至可以很輕鬆完成,整體成像是很討好眼球的調校!而且在逆光拍攝人物時,還會透過 AI 補光進行更清晰的臉部打光處理,讓臉不會黑成一片唷 ^^
透過內建濾鏡,也能拍攝出不同的感覺唷 ^^
那麼,如果是室內環境呢?面對室內光線較為昏暗以及多重光源造成的不均勻受光,這就考驗手機拍照對環境感光、色偏、色溫的處理能力,同時也考驗在光線不足環境下是否容易產生晃動、殘影!以下就來看看一些室內拍攝結果:
同樣的,2X 模式 (無損變焦) 也很方便在平常進行取景,以下來看看更多使用 2X 模式在室內環境的拍攝成果 ^^
再來,外出拍照很多人一定會拍拍美食,拍拍食物上傳 Facebook 與 IG 打卡放閃是一定要的!拍攝美食表現怎麼樣呢?
現在的手機因為主鏡頭感光元件較大的關係,拍攝近物時會容易造成慧差現象 (中間清楚,四周模糊的感覺) 發生,因此拍攝食物時小旭個人比較喜歡使用 2X 模式 (無損變焦) 來拍攝,除了可避免拿手機時的陰影遮蔽,重點是透過 2X 模式能避免四周模糊的狀況,以下來看成果 ^^
再來看看夜拍效果!以下都是使用 vivo V50 的【夜景】模式並於「手持」狀態下直接按下快門的拍攝成果!提供參考 ^^
底下來看看使用 2X 模式 (無損變焦) 的夜拍成果 ^^
以下再來看看 5,000 萬畫素 119° 度超廣角鏡頭的拍攝表現~~
上面這張是小旭使用 5,000 萬畫素標準鏡頭所拍攝,看來很正常也沒啥問題,因為一般智慧型手機拍照也大概是這樣!那....如果使用超廣角鏡頭呢?
切換到超廣角鏡頭後的場景更全面,整個空間環境都能一起帶入,但拍攝位置並不需要改變!而除了以上許多 vivo V50 在不同場景的拍攝成果之外,你也可以到「vivo 粉絲俱樂部」臉書社團,看看更多網友分享的實際拍照片唷 ^^
【vivo 粉絲俱樂部】臉書社團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voclub/
對了,上面看到 vivo V50 照片底下都有一條"浮水印",這是 vivo 相機軟體中內建的功能,相機設定中還有多種不同底部相框可以自行選擇,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將它關閉!^^
vivo V50 也提供「微電影」功能,透過內建拍攝樣板選取自己想要的拍攝風格與範本之後,按壓錄影按鈕即可輕鬆成片,超簡單!錄製過程隨便要錄多長、錄幾段都行,直到你不想錄或這段故事結束就可以輸出一段具備轉場、配樂以及動畫且沒有廣告 & 浮水印的影片,從片頭、片尾、轉場到配樂通通幫你快速完成,不須複雜剪輯就能輕鬆搞定,不管溜小孩、溜寵物還是出去玩,隨手就可以產生一部令朋友驚訝的短影音,輕輕鬆鬆就可以替自己的社群生活增添更多樂趣!^^
除了強大硬體規格與多樣豐富拍照功能之外,vivo V50 也提供「AI 路人消除 2.0」以及可將老照片或不清晰圖像進行解析度與細節質感提升的「AI 相片增強」等 AI 功能,其中小旭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透過生成式 AI 打造的「AI 消除 2.0」功能啦!以下來看看範例 ^^
看看上圖,在拍攝飯店設施時,自助餐台前有人並且旁邊有路人,這時就可以透過「AI 消除 2.0」來幫你處理.......
只要進入相簿,然後點選【編輯】後選擇【AI 消除】,就可以把不要的東西圈起來,讓後將他們通通消除,而且透過生成式 AI 把消除的地方補上最自然的模樣!
在餐廳拍照時,也可以把其他路人通通處理掉,給你一個乾淨的店家畫面!
仔細看消除路人之後的場景,透過生成式 AI 將移除後的位置補上自然的畫面,看起來完全無違和啊,超棒!
除了可以進行個別選取,全新「AI 消除 2.0」還可以把整批路人一起做選擇,然後全部一起消除!
這樣就可以把整批路人通通一次處理完畢,厲害吧!^^
身邊如果有老照片模糊不清或是景深之後人物不清楚的話,也可以透過「AI 相片增強」來讓模糊變清晰,這些都是超實用的好用 AI 工具唷 ^^
原本人臉模糊的影像,就變得相當清晰,實在是很厲害啊!^^
機身上的其他功能呢?vivo V50 配備「隱形指紋辨識」(螢幕下指紋辨識) 功能,只要從設定中完成指紋登錄,就可以在指紋辨識感應區用手指頭輕觸按壓喚醒手機並進行解鎖!
當然,除了「隱形指紋辨識」功能之外,【臉部辨識】功能以及【密碼、圖形】等保密機制是一定有的,不同方式可以讓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之下搭配使用!平常做應用程式加密或是進行 Google Pay 或 LINE Pay 等電子支付時,都可以做為安全認證使用!^^
vivo V50 也配備「NFC 門禁卡」功能,目前可應用在「大樓門禁卡」或「電子鎖」的感應 (能否支援,要看鎖具本身狀況而定),如此一來在回家時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機"嗶嗶"來開門,省去拿出感應卡的時間唷!超棒!!^^
機身右手邊是【整合式音量按鈕】以及【獨立電源鍵】 ^^
底部為支援 5G+5G、5G+4G、4G+4G 等雙卡雙待模式的「SIM 卡槽」以及「通話收音麥克風、USB Type-C 傳輸/充電埠、喇叭開孔」等等!
配件部分,vivo V50 標配「透明保護套、90W Fast FlashCharge 極速閃充充電器、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以及「螢幕保護貼 (已貼於螢幕上)、SIM 卡針、快速指南/保固卡」等等!
標配 90W 的 Fast FlashCharge 極速閃充充電器,提供 5V/3A、9V/2A、11V/8.2A 等輸出模式,可相容於各形式智慧型手機或耳機等周邊裝置!
90W 的 Fast FlashCharge 極速閃充功率,實際效果怎麼樣呢?以下來看看小旭實測的充電速度狀況:
1~100% 充電測試 | vivo V50/6,000mAh 大容量藍海電池 | ||
充電時間 (分鐘)/模式 | 未開啟「高速充電」 | 開啟「高速充電」 | |
00:05 | 12~16% | 13~17% | 14~16% |
00:10 | 27~29% | 27~30% | 25~30% |
00:15 | 39~41% | 40~43% | 40~43% |
00:20 | 50~53% | 51~53% | 53~55% |
00:25 | 61~63% | 62~64% | 64~67% |
00:30 | 72~74% | 73~75% | 76~78% |
00:35 | 81~83% | 83~85% | 85~87% |
00:40 | 89~90% | 90~91% | 92~93% |
00:44 | - | 100% | 100% |
00:45 | 98~100% | - | |
備註:充電速度會依手機當下網路連線、收訊狀態、螢幕亮度以及背景程式耗電狀態而有所不同 |
從測試結果來看,是否有開啟「高速充電」功能,時間差異並沒有太大差別!總體來說都在 20 分鐘內可從 1%~50%,衝到 100% 則約 45 分鐘達成,這充電速度對日常使用來說真的相當方便,而且別忘了 vivo V50 是 6,000mAh 大容量電池唷!^^
電力續航方面肯定就是「6,000mAh 超大容量藍海電池」帶來最大的優勢囉!小旭使用 PCMark 3.0 的工作模式測試,vivo V50 從 100%~20% 最長時間 (60Hz) 落在 26 小時 14 分 (會依螢幕亮度、網路連線狀況以及安裝的應用程式在背景待機耗電等情形而有所差異),而此狀態下還有 20% 電力唷!假如你是相當著重電力續航的使用者,那麼絕對可以好好考慮這個機型,完全出門一整天完全不用擔心電力焦慮啊!^^
繼續來看看 vivo V50 的機身其他功能吧!頂端部分為降噪麥克風以及頂部喇叭的發聲孔!
效能方面,vivo V50 搭載 Qualcomm 高通 Snapdragon 7 Gen 3 處理器 (其實與前一代 V40 以及 V30 都相同),但小旭使用安兔兔測試的成績卻落在 82.6 萬分(跑五次取最高成績),相較 V40 的 80 萬來的再高一點點!
以這效能,在日常拍拍照、滑滑 LINE 與 FaceBook、IG 或玩玩寶可夢、LINE 系列遊戲以及常見熱門手遊來說幾乎不是問題,尤其搭配 120Hz 螢幕更新率來玩賽車、射擊或格鬥遊戲時,能帶來更順暢的視覺感!
整體來說,vivo V50 絕大部分設計與功能都與前一代 V40 差不多,硬體部分主要著重於「螢幕形式」與「電池容量」的調整,尤其電池容量加大到 6,000mAh 之後的電力續航,很明顯的猛爆式增加,日常足足使用一整天完全不是問題!相機部分除了將「攝影棚級冷暖色溫柔光環」做了再次升級,拍照功能也帶來更多玩法,讓優異的「蔡司光學 ZEISS」影像系統搭配「拍立得」模式、「水下相機」還有首次從 X 系列下放到 V 系列的 CIPA 4.0 單眼級防手震,也都讓拍照功能更加精進,使得 vivo V 系列在兩萬級距價位帶中,已然站穩強大拍照手機的市場定位!喜愛拍照又不希望機身太厚重的話,真心推薦就這支了,大推~真的好拍又輕巧 ^^
對了!不管是購買 vivo 的 V 系列還是 X 系列,vivo 都提供「六大貼心售後服務」,包含:
六大貼心售後保障項目 | 售後保障說明 |
一、業界最長 15 日新品換貨 | 15 天內產品主體本身出現自然性功能故障,經由 vivo 檢測確定後,即可換貨。 |
二、維修免費到府收送 | vivo 為您省錢省時間,只要一通電話即有專人安排台灣本島免費到府收送服務。 |
三、免檢修費 | 不論是否在保固內,全機型一律免檢修費,更換零件只收取零件費用。 |
四、保固內原廠殼和原廠保護貼免費換 | vivo 領先業界首創指定機型於保固內免費更換兩次原廠保護殼和保護貼。 |
五、終身免費手機健檢 | vivo 為您照顧手機的健康,客戶服務中心免費提供軟體升級 (視機型)、檢測、手機清潔等貼心服務。 |
六、服務始終如一 | vivo 領先業界,上述皆為長期服務,不限特定時間。 |
沒看錯,保固內竟然提供免費更換原廠保護殼與保護貼,這些服務真的太扯了啦!詳情可參考 vivo 官網:https://www.vivo.com/tw/activity/preorder
延伸閱讀:
vivo 官方網站:http://www.vivo.com/tw
vivo 粉絲俱樂部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voclub/
歡迎訂閱與支持:https://linkby.tw/ifans
按個讚追蹤「粉專」掌握最新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ifansBlog
小旭的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ifansblog
小旭的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ifans
小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ifans_blog/
小旭的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ifans_blog
文末叮嚀:
1.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按"讚"給個鼓勵或"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唷 ^^
2.本文章屬本站著作權,可用網址分享轉貼,但嚴禁整篇盜取或全文轉載 ^^
3.順手回應留言,也算是給我一點小小的動力與鼓勵,真的非常感謝您唷 ^^
文章說明:
本文由 vivo 邀請撰寫實際體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