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eSIM?這是什麼呢?與傳統 SIM 卡有何不同?又什麼好處與壞處呢?相信這是許多使用者都很想問的問題吧!在蘋果 Apple Watch 以及新款 iPhone 陸續支援 eSIM 之後,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或是穿戴裝置開始支援,而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IMG_20180921_100645

首先,插在手機裡面的 SIM 卡應該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但它除了在購買新手機或是申辦門號時才會被你看到之外,其他時間幾乎都躲藏在你的手機裡面,而經過幾年來的演進,從傳統的大卡變成中卡 (microSIM) 然後發展到小卡 (nanoSIM),這三種都是「實體卡」,而 eSIM 是「虛擬卡」的意思,也有人稱為嵌入式 SIM 卡數位 SIM 卡eSIM 並沒有實體 SIM 卡那張卡片,只要透過電信公司的專屬 QR Code 條碼,就能透過 OTA (Over the Air) 方式「將門號植入到手機」裡面,也就是說:

一、你的手機必須有支援 eSIM 功能
二、你的電信公司須支援 eSIM 服務
三、要獲得電信公司的專屬 QR Code 來下載安裝值入

也就是說,eSIM 就是將 SIM 卡從以往傳統一張小小的卡片變成數位化,門號只要透過「下載」就會出現在你的手機裡,未來更換手機時也是同樣將門號使用 OTA (Over the Air) 方式「下載」到新手機或「換」到其它手機,更棒的是 eSIM 可以同時下載好幾個 (依據手機支援程度不同,最大值從 3~8 個都有),進而方便行自由切換 (依據手機支援程度,有些可以同時待機、有些最多兩個門號同時待機、有些則是一次只能使用一個門號,這要看手機的功能以及支援度而定)。

如此一來,等於手機裡不需再插拔 SIM 卡,出國時也可以直接在機場購買當地的上網卡,然後透過下載方式安裝 eSIM 來上網 (當然也要付費),之後回國不使用時,只要從設定中將那個 eSIM 刪除即可!

這項功能普及之後,未來手機內等於可以把 SIM 卡槽取消,進而讓手機內部多出更多空間,也可以讓手機少一個孔洞來避免進水 or 讓手機變得更好看!

上面先提供一段【行動音頻版】的說明,提供給懶得看文字的你!底下則是完整且更詳細的說明,歡迎繼續看下去 ^^

IMG_20180921_113922

eSIM 的全稱是 Embedded-SIM,中文可稱為「嵌入式 SIM 卡」或是「虛擬 SIM 卡」,是 GSMA 所推出的新一代 SIM 卡規格,由於是虛擬的形式,可透過 OTA (Over The Air, 無線升級軟體) 方式遠端下載或遠端啟用方式進行門號啟用與使用,也是一種建構在 4G 服務之下的產物,目前 (2018.11) 有支援 eSIM 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分別是 Google Pixel 2 系列以及蘋果旗下的 iPhone XS、iPhone XS Max 以及 iPhone XR,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加入!至於穿戴裝置上則有 Apple Watch Series 3 Cellular 版具備此項功能!

001

實體 SIM 卡可以更換為 eSIM 嗎?

答案是可以的!

一、只要你的電信業者有支援
二、只要你的手機有支援

滿足以上條件,就可以從實體 SIM 卡更換為 eSIM 虛擬卡,而且門號可以直接沿用,當然要新申辦一組新門號也可以!

聽起來好像很方便?那有壞處嗎?

其實說真的,壞處是很少啦,但目前如果真的要歸納出壞處,那麼最大的壞處就是在........電信公司以及設定尚未全面開放!

怎麼說呢?

目前台灣各家電信公司,都有提供 eSIM 服務,並且也陸續推出網路申辦 eSIM 的服務 (台灣之星與台灣大哥大最先,中華電信於 2023 年 4 月開始,遠傳與亞太電信則是最後) ^^

那壞處呢?為什麼也在電信公司?

問題就在.......費用以及使用權限上沒有完全開放!

撰文時,申辦 eSIM 以及轉移 eSIM 都需要額外付費,部份電信公司的 eSIM 門號甚至無法使用「熱點」來做網路分享 (能否支援熱點分享要問你的電信公司),這些都必須等電信公司開放或讓使用者透過認證後免費轉移才行!

至於費用部分的話,從 2023 年 04 月開始的相關 eSIM 費用如下:

電信公司 中華電信 遠傳電信 亞太電信 台灣大哥大 台灣之星
eSIM 適用門號 月租型/預付卡 月租型 月租型/預付卡 月租型/預付卡 月租型
申辦 eSIM  NT$300 元設定費
(VIP 用戶、首次申辦、首次轉換與續約用戶、手機維修用戶等,得免收此設定費)
攜碼轉換為 eSIM NT$300 元設定費
(VIP 用戶、首次申辦、首次轉換與續約用戶、手機維修用戶等,得免收此設定費)
eSIM 換成實體 SIM NT$300 元設定費
既有 SIM 卡轉 eSIM NT$300 元設定費
(VIP 用戶、首次申辦、首次轉換與續約用戶、手機維修用戶等,得免收此設定費)
申辦方式 網路門市辦理
實體門市辦理
門市親自辦理
網路門市辦理
實體門市辦理
eSIN 遺失補發 持雙證件至門市親自辦理
新申辦證件 雙證件、網路申辦則需上傳雙證件電子檔並做認證
安裝方式 使用 OTA 下載安裝
更換費用優惠 新辦門號免收設定費 & 首次申請免收設定費
安裝於多手機 X

看到問題了嗎?對,只要轉換都要費用 vs 遺失必須跑門市!

申請或轉移 eSIM 都會被收取 300 元費用,唯獨「第一次新申辦免費」(包含新申辦門號、舊門號轉 eSIM) 或為該電信的 VIP 用戶,才可有條件的免收設定費!

如果你要從 eSIM 卡換回實體 SIM 卡 (例如從 iPhone 換到沒支援 eSIM 的 Android 手機) 或者年年換 iPhone 要換到新的 iPhone 上面去,那........就必須再給 300 元設定費!

沒錯,在「換新手機」也會被收取 300 元設定費,除非你是跟該電信公司綁約購買手機以及跟電信公司買手機之後的維修重置,那該電信公司才可能"送"給你 eSIM 服務而不另外收費,假如你是常常換手機 (或是遺失手機) 的使用者,那就等於每年換新機要多 300 元的額外支出!

換句話說,相較實體 SIM 卡可以隨時拔來拔去,不管怎麼更換手機都可以自由更換 SIM 卡,也不會額外衍伸費用,但 eSIM 在費用部分就顯得相當不親民啊!

重置手機時要注意:

除此之外,即便是同一支手機,假如需要將手機重置,且重置時不小心選到「完全清除」,那就會連同 eSIM 一起消滅,這時又必須跑一趟實體門市重新辦理 (因為這樣等同 eSIM 遺失),接著又必須再繳交一次設定費 (掀桌),這也是要注意的!(PS:如果你的手機是跟電信公司買的,那麼經過它們送修,會免收 eSIM 重新處理的費用) ^^

以目前來說,eSIM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程序上不便民,而且費用都是 300 元、300 元的跳,除非電信公司有優惠,不然真的不開心啊.....

目前台灣有支援 eSIM 功能的手機,列舉如下提供參考:

手機品牌 型號
ASUS 華碩 ROG Phone 9
ROG Phone 9 Pro
Apple 蘋果 iPhone XS 與 XS Max
iPhone XR
iPhone SE 第二代 (2020) 之後都支援
iPhone 11 之後機型都支援
Google 古歌 Pixel 2 (台灣、日本、澳洲等版本不支援,美國/加拿大版本有支援)
Pixel 3 (台灣、日本、澳洲等版本不支援,美國/加拿大版本有支援)
Pixel 4 系列

Pixel 5 系列
Pixel 6 系列
Pixel 7 系列
Pixel 8 系列
Pixel 9 系列
HUAWEI 華為 台灣銷售版本皆沒有支援
Motorola 摩托羅拉 edge 40
edge 50
edge 50 fusion
edge 50 pro
G34 5G
razr 40 摺疊機
razr 40 ultra 摺疊機
razr 50 摺疊機
razr 50 ultra 摺疊機
OPPO Find N2 Flip 摺疊機
Find N3 摺疊機
Find N3 Flip 摺疊機
Find X5 Pro
Find X8
Find X8 Pro
Reno13 Pro
POCO POCO X7
Redmi 紅米 Redmi Note 13 Pro 5G
Redmi Note 13 Pro+ 5G
Redmi Note 14 Pro 5G
Redmi Note 14 Pro+ 5G
Samsung 三星 Galaxy Z Flip 摺疊機 (2020 年,型號 SM-F700F)
Galaxy Tab S9 與 S10 系列平板電腦
Sharp 夏普 AQUOS wish 4
AQUOS Sense 7
AQUOS Sense 8
AQUOS Sense 9
AQUOS R7
AQUOS R8s
AQUOS R8s Pro
AQUOS R9
AQUOS R9 Pro
Sony 索尼 台灣銷售版本皆沒有支援
vivo X90 Pro
X100 Pro
X200
X200 Pro
Xiaomi 小米 Xiaomi 12T Pro
Xiaomi 13
Xiaomi 13 Pro
Xiaomi 13 Lite

Xiaomi 13T
Xiaomi 13T Pro
Xiaomi 14
Xiaomi 14 Pro

Xiaomi 14T
Xiaomi 14T Pro

 

好,以上 eSIM 簡單分享,若您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底下進行留言,後續如果有相關訊息更新時,小旭也會再更新這個頁面內容唷 ^^

歡迎訂閱與支持:https://linkby.tw/ifans

小旭的部落格:https://ifans.pixnet.net/blog
小旭的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ifansblog

小旭的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ifans 
小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ifans_blog/ 
小旭的 Clubhouse:@ifans3c 
小旭的 twitter:https://twitter.com/ifans_blog
還有「科技酷宅」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46542592

文末叮嚀:


1.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按""給個鼓勵或"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唷 ^^ 
2.本文章屬本站著作權,可用網址分享轉貼,但嚴禁整篇盜取或全文轉載 ^^
3.順手回應留言,也算是給我一點小小的動力與鼓勵,真的非常感謝您唷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小旭 的頭像
    林小旭

    3C 部落客-林小旭|科技新訊、產品開箱

    林小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